“歡樂春節”與傳統節日的弘揚與保護高級研修班
★ 燈彩(佛山彩燈)

佛山彩燈,也稱燈色,包括大型彩燈和頭牌燈、人物故事組燈、彩龍和燈籠四大類。彩燈的全部扎制工序都由手工完成,所使用的裝飾圖案有百種之多。其內容和形式都來自民間創作,多使用寓意吉祥、喜慶豐收的圖樣。2008年,該項目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 香云紗染整技藝

香云紗是先經天然植物“薯莨”汁液對織物做染色處理,后經河涌塘泥覆蓋進行化學反應而制成的一種桑蠶絲織物。香云紗的生產工序有十幾道之多,均由手工完成,印染過程歷時半月之久。其面料正面呈黑色或褐色,反面則為較淺的顏色,具有耐汗、耐皺、涼爽、易洗等特性。2008年,該項目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詠春拳
詠春拳據傳起源于清朝中期,是一種集拳法和近打于一身的拳術。它倡導以最短距離和時間去進攻和防守,其拳快而防守緊密,馬步靈活,攻守兼備,剛柔并濟。目前,全世界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四千多個詠春拳會,門徒達數百萬人。2012年,該項目入選第四批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蔡李佛拳
蔡李佛拳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歷史,拳法注重實戰。在器械方面,包括梅花槍等長器械和單刀、三截棍等短兵器。2012年,該項目入選第四批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藤編

藤編是一種以棕櫚藤類植物莖桿的表皮和芯為原料編制而成的手工藝品。唐朝時,南海編織的藤席就曾作為貢品上貢朝庭。藤編有八千多個花色,主要分為藤皮、藤芯、藤席、藤笪、藤織件和藤家具等六大類。2012年,該項目入選第四批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粵繡(廣繡)
廣繡在秦漢時期已盛行,是我國“四大名繡”之一。廣繡分為全金繡、絨金繡等七大類,有勾金針、平釘金針等數十種針法。其針法豐富,針工細密,圖案結構均勻,圖紋多樣,色彩鮮艷,具有強烈的裝飾性,富嶺南特色。2006年,該項目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地址:中國北京朝陽區來廣營西路81號
郵編:100021
電話:86-10-64966526
傳真:86-10-64969281
郵箱:crihap@criha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