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春節”與傳統節日的弘揚與保護高級研修班
★ 泥塑(大吳泥塑)
大吳泥塑的制作始于1237年。其創作取材多源于潮劇的主要情節及日常生活,表現手法豐富,主要有雕、塑、捏、貼、刻、印、彩等, 作品形式有戲曲故事人物、神像、佛像等。2008年,該項目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 潮州歌冊
潮州歌冊源于潮州,流行于潮州民間及東南亞地區。它是用潮州方言創作、演唱的長篇敘事韻文,屬說唱文學,主要說唱者是婦女。2008年,該項目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 潮州工夫茶藝
潮州人飲茶始于宋代,在清代中期已在東南亞各地流傳。工夫茶的傳統沖泡程式獨特講究,是潮州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08年,該項目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剪紙(廣州剪紙)
潮州的剪紙技藝流行于明代,繁榮于清代。創作上,包括花果、人物、風景等題材,作品多用于傳統民俗及節慶活動中。2006年,該項目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潮州麥稈剪貼畫

潮州麥稈剪貼畫工藝最初以編織物形式出現,包括人物、花卉、山水等豐富題材。其表現形式分為本色和套色兩種。本色指麥稈本身的金黃色和棕赤色;套色指將麥稈染上各種顏色。2009年,該項目入選第三批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潮州木雕

潮州木雕,又稱潮州金漆木雕,唐代已出現。題材多為歷史、神話、花卉等,潮州木雕使用的主要材料為樟木。其雕刻手法豐富,現大量用于建筑、家居和公共場所陳設中。2006年,該項目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地址:中國北京朝陽區來廣營西路81號
郵編:100021
電話:86-10-64966526
傳真:86-10-64969281
郵箱:crihap@criha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