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培訓中心面向亞太地區征集“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可持續發展”案例
一、背景
聯合國在2015年通過的《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明確了17個全球性可持續發展目標,包括消除貧困、促進健康、提高教育水平、保護環境、促進經濟增長、推動社會公平和正義等方面,目的是促進全球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這些目標涵蓋各個國家和地區,通過梳理可持續發展的共同愿景,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共同框架。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于促進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并將“非遺與可持續發展”列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下稱《公約》)框架下重點工作?!豆s》在其第六章里提到,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可持續發展的驅動力,鼓勵締約國在制定保護措施中努力保持可持續發展經濟、社會和環境三個方面之間的平衡。近年來,亞太地區相關締約國圍繞該重點,在推動本國非遺促進可持續發展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
同時考慮到《公約》第18條關于“委員會應定期遴選并宣傳最能體現《公約》原則和目標的國家、分區域或次區域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計劃、項目和活動”的規定,為配合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8屆常會關于“更廣泛實施《公約》第18條及對《操作指南》進行修訂”的相關決議,亞太中心將在2024年采取分階段、分片區的方式,面向亞太地區啟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可持續發展案例”征集、遴選和發布工作。該案例主要是指各地區、單位和個人針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可持續發展所開展的項目、活動、工程等實踐。
二、征集說明
(一)主辦單位: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培訓中心(CRIHAP)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研究中心(IRCI)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信息與網絡中心(ICHCAP)
聯系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培訓中心(CRIHAP)陳小溪,0086-10-64896563,research@crihap.cn
(二)主題方向
案例征集將以“非遺促進可持續發展”為框架,主題包括但不限于“非遺與教育”“非遺與氣候變化”“非遺與環境保護”“非遺與生計或就業”“非遺與性別”和“非遺與青年”等。
(三)征集對象
相關社區、群體和個人;相關非遺項目保護單位、政府機構、高等院校、研究機構、企事業單位、行業協會和社會組織等。
(四)報送形式
請填寫申報表(附后),并附圖片和視頻。
三、案例遴選和成果呈現
我們將邀請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域權威專家對申報案例進行遴選,對遴選出的案例頒發證書并組織案例發布活動,并向教科文組織推薦,今后作為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能力建設戰略培訓案例進行推廣。

地址:中國北京朝陽區來廣營西路81號
郵編:100021
電話:86-10-64966526
傳真:86-10-64969281
郵箱:crihap@criha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