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非遺與創意城市網絡融入水路城市可持續旅游”培訓班在線舉辦

張晶副主任表示,如今的旅游不再僅僅是拍照留影,而是深入當地文化的難忘體驗。如果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文化創意產業得到適當的保護和促進,或將改變旅游的形態和認知,并實現其可持續發展。本次培訓將努力提高幾個東盟國家學員對社會和經濟機會的共同認識,從而更好地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文化創意產業,同時最大限度地促進跨國及跨部門合作,并推動旅游業可持續發展。本次培訓內容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對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價值,可持續旅游相關準則與案例,什么是文化和創意產業等。開班當天,線上專家小組向學員介紹了本次培訓的課程安排,并與學員共同探討了本次培訓的第一個話題,即“基于社區的旅游業可以成為東盟水路城市的可持續商業模式嗎?”,為后續課程充分預熱。

本次培訓為長周期培訓,計劃于明年6月結班。培訓將結合線上線下的豐富形式開展。明年2月擬在泰國南府舉辦線下培訓,每月還將至少開展一次集中線上學習及指導。


(供稿:董婧如 編輯:沈策)

地址:中國北京朝陽區來廣營西路81號
郵編:100021
電話:86-10-64966526
傳真:86-10-64969281
郵箱:crihap@criha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