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共識 深化實踐——第六屆中國成都國際非遺節國際論壇圓滿落幕
來源: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可持續發展”議題平行對話
論壇下半場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民俗學會會長朝戈金和教科文組織《公約》秘書處能力建設和遺產部負責人蘇珊·史努特根分別擔任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劉魁立,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巴莫曲布嫫,以及來自塞爾維亞、贊比亞、約旦、埃塞俄比亞、哥倫比亞、白俄羅斯等國的著名專家學者,圍繞“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可持續發展”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倫理原則”兩個議題進行了豐富對話,分享了生動案例。
中外專家結合各自經歷,在發言中提及了諸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相關問題,并探討解決路徑,比如:在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被削弱和消失的困境中,應如何應對挑戰;非物質文化遺產在自身需要保護發展的同時,如何充分發揮其在整個社會、經濟、環境、文化等方面的作用;如何讓文化工作者更好發聲?如何讓社區積極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政策的決策;如何通過政策和管理來履行或落實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倫理原則;如何避免沖突,支持社區、傳承者和實踐者獲得更多的權利等等。上述探討對于各國更好履行《公約》及加強能力建設,均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題的國際論壇是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的重要活動,已連續舉辦六屆。論壇曾先后發布《成都宣言》《成都共識》《成都展望》等重要文件,為在國際社會凝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智慧與共識發揮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