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高清性交|麻豆精品传媒一二三区入口|潮吹欧美|亚洲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首頁>信息資源 > 基本文件

37 C/3 - 2010–2011年 - 總干事報告

來源:亞太中心

37 C/3 - 2010–2011年 - 總干事報告
37 C/3 - 總干事報告.pdf

文化及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域:

重大計劃IV ─ 文化

總體戰略評估

56.     文化部門實現了35 C/5批準本確定的19項預期成果,盡管在所發揮的影響方面還有差距。網絡版附件中的工作重點報告對此作了詳細的介紹。本雙年度在重振教科文組織在推動和向國際發展領域的各行動方展示文化促進發展中的全球領導地位方面取得了大量的成果,與此同時繼續加強教科文組織規范性行動與業務行動在國家層面的影響力,并向沖突后和災后地區提供支持。

主要成果

57.     在所涉期間,文化領域準則性框架的作用得到了很大的加強。本組織發揮了其制定標準的職能,履行了其對所有文化公約承擔的職責。在可能的情況下增加了為文化公約安排的預算資金和人力,并主要通過文化部門的結構調整來優化其執行力。所有相關公約都得到了全面的實施,包括2005 年的《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根據該公約建立的國際文化多樣性基金為第一批項目提供了資金。在過去的兩年里,提高代表性不足地區的批準率是優先重點,以進一步實現地區和分地區的平衡,提高會員國實施公約和將其原則納入國家政策和法律的能力,特別是作為本組織全球重點的非洲締約國的能力。

58.     采取行動向公眾、決策者、政策規劃者宣傳在文化領域制定標準的重要意義。比如在《關于采取措施禁止并防止文化財產非法進出口和所有權非法轉讓公約》誕生40周年之際,就準則性文件的針對性和實施效率開展討論,并展示公約在實踐中所發揮的具體影響,從而使會員國和教科文組織合作重大計劃IV ─ 文化伙伴更廣泛地認識到公約在推動可持續社會經濟發展方面的關鍵作用。

59.     在過去的兩年里, 文化在實現國際發展目標中的作用得到了進一步的認可,尤其是在2010年千年發展目標首腦會議上以及在聯大2010年和2011年通過的兩項有關文化與發展的決議中得到了認可6。聯合國秘書長根據第66/166號決議提交的報告17強調了在全球和地方層面將文化納入聯合國發展議程的工作取得了重大的進展,并再次重申文化部門對減貧作出的貢獻。同樣,在聯合國2011年12月中旬為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會議(里約+20)發布的聯合報告8中也賦予了文化應有的地位。這些進展是以教科文組織的各項文化公約為基礎的,是長期倡導以及與其他聯合國機構和國際發展領域的伙伴開展合作的成果。所取得的成果是建立在各項工作基礎上的,包括對戰略性計劃目標9和10進行外部外部評估后提出的建議、加強部門內和部門間的行動、教科文組織實施的最佳實踐項目、以及使用有效的衡量工具,如文化促進發展指標、教科文組織統計研究所推出的文化統計數據等。

60.     在全球層面取得的這些成果得到了由千年發展目標基金( MDG-F)提供資金而成功實施的八個文化與發展聯合計劃的支持,活動的直接受益者約 100萬人,間接受益者達700萬人,主要目標群體是原住民和少數民族以及婦女和青年。以準則性框架確定的原則為基礎,這些計劃展示了文化作為實現千年發展目標的核心內容所發揮的作用和影響,并提供了以下一些明確的依據:

●        文化是一個經濟部門,它創造就業機會和收入,從而有助于消除貧困(千年發展目標1);

●        與文化相適應的課程內容有助于提高教育質量和培養公民意識(千年發展目標2);

●        以文化為導向的活動,如手工藝創業活動,從源頭幫助提高婦女的能力(千年發展目標3);

●        以社會和文化的方式來處理健康方面的問題有助于形成注重成本效益和更加高效的健康政策(千年發展目標4、 5和6);

●        文化和傳統知識為可持續環境和生計提供取之不竭的知識資源(千年發展目標7)。

61.     這些計劃還加強了國家和國際層面的合作伙伴關系,從而有助于全球合作伙伴關系(千年發展目標8),與此同時,為這一領域以及為“統一行動”框架下今后的工作創造了很好的條件。本著相同的精神,根據巴黎宣言( 2005年)和阿克拉行動議程( 2008年),這些計劃通過高度參與性的活動,激發了各國強烈的主人翁態度,從而提高了影響力和可持續性。

62.     與此同時, 文化對各國發展的作用也得到了眾多的國際認可。在國家層面的另一項重大進展是61%與共同國家評估/聯合國發展援助框架有關的文件中都納入了文化的內容(截至2011年1月的數據),與五年前相比,具有文化內容的聯合國發展援助框架文件的比例翻了一番。教科文組織努力改善全球的文化知識管理,通過一個載有1998年以來252份現有聯合國發展援助框架文件的全球數據庫,對聯合國發展援助框架工作中的文化切入點進行了深入研究。

63.     在本雙年度,教科文組織還應邀向一些災后或沖突后國家提供了文化方面的緊急援助。比如,開展有針對性的活動為保護文化財產提供援助(泰國)、通過國際預警系統防止非法販賣文化財產(利比亞)、建立制度機制來確保必要的協調和促進國際動員(海地)、宣傳保護文化資源和利用文化資源促進社會與經濟復蘇(印度尼西亞)。在這方面,教科文組織關于文化對受影響社區的恢復具有重要意義的宣傳越來越具有影響力。一項突出的成果是在聯合國系統、世界銀行和歐盟委員會共同實施的“多機構災后需求評估”( PDNA)工作中,文化也被列為受評估的需求之一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 亞太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優秀實踐(截至2020年)2018-12-06
  • 亞太地區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截至2020年)2018-12-06
  • 亞太地區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截至2020年)2018-12-06

地址:中國北京朝陽區來廣營西路81號

郵編:100021

電話:86-10-64966526

傳真:86-10-64969281

郵箱:administration@crihap.cn

NEWSLETTER

歡迎訂閱亞太中心新聞快訊,及時了解我們的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