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亞太非遺保護的持續發展

王文章(右)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助理總干事班德林
在中心成立大會上為舞龍“點睛”。攝影/諶強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培訓中心成立大會上,文化部副部長、亞太中心管理委員會主席王文章說,“我們選在初春二月的傍晚時分舉行亞太中心的成立大會,是因為此時此刻,在東方的地平線上,一顆叫作‘龍角星’的星宿正在冉冉升起,它象征著春回大地、萬物復蘇。我們希望,亞太中心就像這顆龍角星,帶動更多的星宿,開辟亞太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新天地。”
2010年5月18日,中國政府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北京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建立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支持的亞太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培訓中心的協議。協議簽署后,經過近兩年的努力,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相關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下,在我國各相關單位和部門的通力合作下,亞太中心正式成立。
文化部副部長趙少華在出席亞太中心管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時說,亞太中心的成立,既體現了國際社會對中國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域所取得的成績的認可,也反映了中國希望在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域作出貢獻的良好意愿和積極承諾。中國政府對于在我國建立亞太中心高度重視,亞太中心作為中國首個在我國建立的由教科文組織支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域的國際機構,將成為中國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及亞太地區國家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臺,是中國作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締約國積極履行國際合作責任、推動本地區乃至全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發展的重要舉措。
根據協議規定,中國亞太中心將積極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的國際培訓活動,宣傳推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致力于加強亞太地區會員國非遺領域相關人員的能力建設,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助理總干事弗朗西斯科·班德林出席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培訓中心成立大會和亞太中心管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他在致辭中介紹了國際非遺保護面臨的嚴峻形勢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加強各地區非遺保護能力建設方面的重要舉措,對亞太中心給予高度肯定,希望亞太中心發展成為為亞太地區各國服務的、卓有成效的國際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