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撾“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青年領袖計劃’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可持續發展培訓班”在線舉辦
來源:亞太中心
![]()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培訓師帕瑞塔·查勒姆鮑·科亞南塔庫在為學員講解如何參與社區非遺保護工作 |
![]() |
國際專家丘皮尼特·薩曼尼在為學員們介紹每年農耕前的家庭儀式 |
![]() |
培訓師為學員介紹“文化地圖”的繪制 |
![]() |
老撾本地專家琳達·麥金托什在為學員介紹印度尼西亞的女性織布者在文化保護中的作用 |
本次培訓為期22天,采用線上授課與線下田野調研相結合的方式。在10月15日至19日的線上培訓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培訓師圍繞《公約》介紹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及參與社區工作的方法。來自泰國的國際專家丘皮尼特·薩曼尼結合國際案例,為學員介紹了社區文化地圖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學習繪制。培訓期間,學員分為15個小組,通過前期在線討論并結合本次培訓所學知識,形成了包括占巴塞織布工藝、苗族傳統新年儀式、瑯勃拉邦陶瓷工藝、占巴塞龍舟比賽/儀式、瑯勃拉邦傳統竹編工藝等15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方案,培訓師和本地專家對方案進行逐一分析和指導,極大增強了線上授課的互動感。
線下田野調研于10月20日至11月5日順利開展,學員們深入社區進行實地考察,將前期學習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并在本地專家的指導下對項目方案進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