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為16個國家舉辦非遺能力線上培訓,這個亞太中心不一般
![]() |
截至2021年4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培訓中心(以下簡稱“亞太中心”)已為亞太地區舉辦了52期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力建設培訓,覆蓋40個國家和地區。這是亞太中心管理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透露的信息。
亞太中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二類中心,2012年在中國北京成立,負責為亞太地區國家和地區提供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力建設培訓。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亞太中心堅持在線上開展非遺能力建設培訓,先后為亞太地區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高等教育網絡、中亞地區四國、泰國、孟加拉國、菲律賓和緬甸舉辦了6期線上能力建設培訓班,受益國達16個。尤其是培訓中“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的非遺保護”這一主題,更是契合了相關國家抗疫工作的實際需要。
2021年,亞太中心計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舉辦11期培訓班。主題內容除延續保護計劃、清單制定、師資培訓以外,還將關注“聯合申報”“可持續發展”“非遺與性別”“國家層面的師資培養”“非遺與青年”等內容。
![]() |
比如,啟動面向亞太地區青年人群體的“三年期能力建設培訓計劃”。此計劃與以往針對青年人的培訓班不同,亞太中心會面向社會召集喜愛非遺的青年人,他們將在教科文組織國際培訓師的指導下,在初步掌握《公約》知識的基礎上,通過拍攝生活中的非遺項目,加深對非遺的認識,提升非遺保護意識,為亞太地區的非遺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培養一批年輕的非遺欣賞者和非遺保護的新生力量。首期活動將在中國境內舉辦。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5次會議的評審機構報告中顯示,2020年評審周期中聯合申報的項目數量激增,53個評審文件中有16份聯合申報文件。針對近年非遺項目多國聯合申報的發展趨勢,亞太中心將面向東南亞國家舉辦次區域非遺聯合申報培訓班,以加強東南亞國家聯合申報的網絡建設以及圍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國際合作,提升東南亞國家共享遺產和彼此統一多樣性的協調能力。同時,通過培訓評估、出版后續培訓成果文件等形式,亞太中心支持培訓對象國開展后續的非遺保護和研究活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