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國學員參加中亞地區非遺師資培訓
中國藝術研究院亞太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培訓中心(亞太中心)近日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阿拉木圖辦事處在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阿拉木圖共同舉辦了中亞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師資培訓班。來自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4個國家的16名學員參加了培訓。
本次培訓旨在為中亞國家提升《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的履約能力而培養一批培訓師。培訓期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培訓師蘇珊·奧格與中亞本地兩名輔助培訓師一起,著重圍繞《公約》框架下的清單和保護計劃制訂等內容,通過課堂授課、角色扮演、小組討論等形式,為學員闡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能力建設計劃框架下的培訓師角色、培訓課程的有效設置、培訓師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及技巧等,同時針對國際援助申請、合作網絡建設、非遺與教育、性別和可持續發展等議題進行講解。學員們積極分享了各自在本國開展非遺培訓的經驗及遇到的問題和挑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處項目專員海琳娜·德羅布納向學員介紹了今年6月召開的《公約》締約國大會第七屆會議確定的全面成果框架、重點優先事項等最新情況。
此次培訓是亞太中心繼2017年6月在吉爾吉斯斯坦比什凱克舉辦師資培訓班后,為中亞地區舉辦的第二個師資培訓班。自2012年成立以來,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二類中心,亞太中心深度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保護全球能力建設戰略的實施,并致力于為亞太地區48個教科文組織會員國提供能力建設培訓服務,迄今為止,已舉辦了32期國際培訓,受益國家32個,直接受益人數達1027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