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在伊斯坦布爾開幕

7月10日,伊斯坦布爾——世界遺產委員會第四十次大會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開幕,大會主席為土耳其外交部文化事務和海外推廣局局長、大使Lale ülker。開幕式強調世界遺產如今受到前所未有的多重威脅,必須保持其作為國際層面融合及對話的載體的重要作用。
土耳其副總理Numan Kurtulmu?在開幕辭中指出,文化和遺產扮演的重要角色在戰(zhàn)爭和恐怖襲擊的背景下顯得尤為重要。“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使命就是保護人類共有的價值觀...在時下艱難時刻,這一角色顯得尤為重要。”他說,“對這些攻擊最有效的應對不能僅僅是政治性的,還得是藝術和文化性的,我們要團結一致,共克時艱。”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伊琳娜·博科娃說,世界遺產代表一個革命性的理念,“這一理念就是所有不同文化背景和信仰的人們可以在杰出的普世價值之下團結。世界上任何一處的世界遺產遭到損毀,都是我們所有人的損失,我們都因此而被削弱,即使它屬于另一個地區(qū),另一段時期、另一種文化。……這個會議的重要性并不僅僅是在名錄中添加新的遺產地,而是要重申人類價值觀和人權。這項工作是在治愈我們受傷的記憶,利用遺產讓我們重獲自信,并展望未來。”
土耳其文化部長Nabi Avc?同時也強調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最適合擔任促進合作的角色。他說,“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是軟實力的旗手,而軟實力是構建和平所依賴的基本準則。”
“現(xiàn)在,我們都看到世界遺產面臨的威脅。對世界遺產的攻擊,就是對歷史、對民族認同和價值觀的攻擊。”委員會主席ülker.大使說,“面對這些威脅,我們要團結起來。本次大會期間,在以往工作的基礎之上,我們將深入探討應對這些威脅的進一步措施。”
教科文組織大會主席斯馬塔談到《世界遺產公約》的重要性時說,“在一個對自然和文化遺產的威脅日益增長的時代,公約是國際社會能夠利用來為后代保衛(wèi)、保護遺產,推廣我們的遺產,并完整的傳給他們的重要工具。”
“在這一點上,我堅信我們有責任加強教科文組織在保護沖突地區(qū)遺產方面發(fā)揮的作用,保障受自然災害影響地區(qū)遺產的保護和保存。”教科文組織執(zhí)行局主席Michael Worbs大使如是說。
許多名流,如伊斯坦布爾市長Kadir Topba?,土耳其駐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主席?cal O?uz等出席了這次有八百余人參與的開幕式。
這次大會上,世界遺產委員會將審議27處提名加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的遺產,包括9處新的自然遺產,14處文化遺產以及4處混合遺產(既是文化遺產又是自然遺產)。大會期間,委員會還要審核已經(jīng)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108處遺產,還有已列入世界瀕危遺產名錄的48處遺產的保護情況。大會實況會在網(wǎng)絡直播 (www.whc.unesco.org)。
將審議的27處提名遺產為:
自然遺產:
1. 米斯塔肯角(Mistaken Point加拿大)
2. 湖北神農架(中國)
3. Puys山系和Limagne斷層火山鏈(法國)
4. Lout沙漠(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5. 西部天山(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
6. Revillagigedo群島(墨西哥)
7. Sanganeb國家海洋公園和Dungonab國家海洋港灣公園—Mukkawar島(蘇丹)
8. Kaeng Krachan森林(泰國)
9. Koytendag 山區(qū)生態(tài)系統(tǒng)(土庫曼斯坦)
自然和文化混合遺產:
1. Pimachiowin Aki (加拿大)
2. Ennedi 高地:自然和文化景觀(乍得)
3. 干城章嘉峰國家公園(印度)
4. 伊拉克南部 Ahwar:生態(tài)多樣性避難所和美索不達米亞城市景觀(伊拉克)
文化遺產:
1. 安提瓜海軍造船廠及相關考古遺址(安提瓜和巴布達)
2. 柯布西耶建筑作品,對現(xiàn)代主義運動的杰出貢獻(阿根廷、比利時、法國、德國、印度、日本、瑞士)
3. Stecci——中世紀墓(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克羅地亞、黑山、塞爾維亞)
4. Pampulha 現(xiàn)代建筑(巴西)
5. 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中國)
6. Philippi(腓立比)考古遺址(希臘)
7. 那爛陀寺考古發(fā)掘遺址(印度)
8. 波斯坎兒井(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9. 南馬都爾:東密克羅西亞慶典中心(密克羅西亞聯(lián)邦)同時申報加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
10. 巴拿馬城考古遺址及歷史中心(對巴拿馬Viejo考古景點和巴拿馬歷史街區(qū)范圍的重大調整)(巴拿馬)
11. Antequera石墳(西班牙)
12. 阿尼考古遺址(土耳其)
13. 直布羅陀尼安德羅巖洞及其周邊環(huán)境(英國)
14. 弗蘭克·勞埃德·賴特現(xiàn)代建筑代表在(美國)
- 亞太地區(qū)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優(yōu)秀實踐(截至2020年)2018-12-06
- 亞太地區(qū)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截至2020年)2018-12-06
- 亞太地區(qū)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截至2020年)2018-12-06
地址:中國北京朝陽區(qū)來廣營西路81號
郵編:100021
電話:86-10-64966526
傳真:86-10-64969281
郵箱:administration@criha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