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中心參加關島太平洋地區文化、藝術與可持續發展論壇

亞太中心代表團參加關島太平洋地區文化、藝術與可持續發展論壇

論壇會場主席臺
縱觀發言內容,全球化和西方化對于太平洋地區獨特的文化與環境資源構成了巨大沖擊,成為制約其可持續發展最重要的因素,文化問題和環境問題變得尤為突出,代表太平洋地區豐富精神財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面臨嚴峻形勢。例如,來自澳洲國立大學的研究員凱特琳娜?特艾娃描述了英國、澳大利亞以及新西蘭的鹽礦開采活動直接導致了斐濟巴納巴島原住民社群文化身份以及文化活動的崩解。
一些代表在發言中也都分享了自身的應對經驗及補救措施。關島查莫羅語及文化專家魯菲娜?曼迪歐作為第一部查莫羅語動畫電影制作人,在談到可持續發展與文化多樣性——少數群體的文化表達環節時認為,通過符合現代文化傳播形式的動畫電影,在前殖民時期和現代時期中幸存的獨特的關島查莫羅語言及文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復興。來自馬紹爾群島的阿爾松?凱倫一直致力于傳統獨木舟制作技藝的保護,他呼吁年輕人使用這項傳統技藝來傳承這項太平洋地區必要的生活技能,以達到文化、社會與環境的和諧。在女性復興太平洋地區文化議題下,關島女性寫作團體組織者勞拉?桑德?貝坦賽斯通過組織關島女性書寫自己的故事,一方面提高了女性的地位,另一方面使得關島查莫羅文化的精髓得以延續。在談到太平洋文化企業與創新環節時,關島商業與藝術項目執行主任克里福德?古玆曼介紹了關島文化企業孵化器項目,現在已經培訓完成67名學員,12個企業正在孵化運行中,獲得70萬美元的資助,為傳統手工藝藝術家或其代理人提供商業培訓和企業服務,以更好地對接市場,從而獲得商業成功,旨在希望通過文化產業加大保護太平洋地區傳統文化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