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術館呈獻“偶人世界——徐竹初木偶雕刻作品捐贈展”
來源:新華網

1月13日,觀眾在中國美術館參觀展出的木偶作品《八仙》。(圖片來源:新華網)
中國美術館捐贈與收藏系列之“偶人世界——徐竹初木偶雕刻作品捐贈展”13日開幕。徐竹初家傳的清代布袋木偶戲臺也在展覽中亮相,展廳中還設置了供互動游戲的戲臺,觀眾可以親手體驗木偶表演的趣味。
2014年至2015年,徐竹初兩次向中國美術館捐贈木偶作品400余件。為感謝徐竹初的捐贈義舉,中國美術館特別籌劃了本次“偶人世界——徐竹初木偶雕刻作品捐贈展”,該項目已納入由文化部和財政部共同設立的“20世紀國家美術收藏和捐贈獎勵專項計劃”。展覽分為三個部分:妙肖百態、精巧入神與世家風華。
漳州木偶是中原文化與閩粵文化融合孕育產生的民間藝術珍寶。據史料記載,至少在宋代,木偶戲在閩南地區已較為盛行。清代嘉慶年間,漳州人俆梓清開設“成成是”木偶作坊,至今已傳至第六代徐竹初手中。
徐竹初1938年生于福建漳州,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漳州木偶頭雕刻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國家一級美術師。徐竹初繼承了徐氏木偶世家的優良傳統,又博采眾長,廣泛吸收了諸如京劇、越劇人物臉譜造型,還借鑒了泉州南派木偶的式樣,最終熔鑄百家,終成一代大師。在工藝上,徐竹初的作品保持著最為傳統的制作方法,從材料、工具到雕刻、糊裱,再到最后的彩繪,一絲不茍,被譽為小器大作的典范。還有一些作品,如《鐘馗》和《蘭大花》等,作者運用巧思,把人物的面頰或下頜設計成可以活動的樣式,既增強了趣味性,也為木偶創作開辟了更多途徑。
展覽將持續至2月28日。